12.27.2008

12/22日記錄 論古道今之七嘴八舌vs社團花絮篇


左起第一位 麻辣主持人 惠如是也



這位是瓊珠,搏感情的同學,還有召雅,
藹薇,紫瀅,謝謝您們的參與跟投入!

版主是也 !速誰給我拍這麼近的!犯了我的大忌!



號稱自己永遠25歲的就是他了 自己高興就好
大家有沒有意見 ,此時無聲勝有聲!

嘿! 我帶大碗公來可以多吃一點ㄝ!

好學的美雲 ! 每星期一從新店來社大上課!


【一】吃湯圓時間 ﹝幕後花絮吐嘈篇﹞
因為昨天是冬至,特別準備紅豆湯圓與大家一起過節 ,某某大哥剛開始是拒吃!根據這位大哥的說法,說吃了湯圓就象徵又老了一歲,但我覺得沒吃湯圓往後一年做啥事都不能圓滿順利,所以這位X中先生無可奈何的吃了【還一邊吃一邊催眠自己永遠都是25歲】 委屈喔!雖然昨晚社員寥寥無幾!但紅豆湯圓下肚後加上麻辣主持人惠如是也,場景一下也熱起來了!

【二】分享與討論這學期課程
一:偏鄉小校議題
二:鄭漢文講座感想
三:參訪東山國小與崇德國小心得
四:社團情感交流
巧玲
首先對鄭漢文講座有感而發 ,鄭校長有四個想法讓她認同 。第一 要求自己也要求學校的老師 ,在人數不多的學校中,能一眼見到學生, 就能直接叫出名諱,能叫出全名更好!這是學生被重視的感覺 !營造學校是一個大家庭的歸屬感 !打破師生關係原本刻板僵硬的模式。 第二 鄭校長排斥與拒絕學生非得打流感疫苗,因為校長說 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都有抗體,自身的免疫力。打疫苗本身就在破壞人自然的身體運轉。第三 鄭校長認為有許多的疫苗,是因為在都會區消耗不了, 有危機意識的都會家長不願意給小孩打【因為疫苗大部分含汞,能延長保存期限但有毒】 所以偏鄉地區的學校就必須概括承接這些疫苗,所以反對這種不合理的待遇。第四 就算要打疫苗 不該由學校代理,應由家長帶自家孩童前往衛生所注射,政府不應剝奪家長與親子之間互動的機會!

勗琴
希望以後的講師授課方式能有互動或開放空間

瓊珠
覺得培惠的課讓她受益很多,台灣早期農村概況敘述的很精緻詳細,跟祖父相依的情境讓她感動。另外課程規劃,如影片帶導,主題明確,活動也帶的很熱絡精采,從農村介紹也打開了視野看到世界觀!再來阿淦的偏鄉議題(因為瓊珠的故鄉也是嘉義〉,所以她能感受當地家長的無奈,也知道學校是跟著中央走,人口外流的嚴重, 這些處境她能體惠 。

永中
總爺國小的裁併過程太粗暴,不符合正義跟司法程序,又忽略民意, 縣長的壓霸作風影響地方很大。

美雲
覺得同學之間,網路信件互動頻繁 ,可以想見社員間情感是有交集且濃厚的,但自己因為是第一個學期參與的,所以怕生個性又慢熱,但是我們社團氛圍有向心力,讓她感動,也慢慢能適應了。

記錄/美蓉

















12.17.2008

12月15日記錄 東亞各國偏遠小校政策之變革與發展



正中央那位就是珮琦老師




內容紀錄
◎ 東亞三國(中國、日本、韓國)偏遠小校政策的背景中國、日本、韓國近年來社會人口結構少子化、高齡化影響,因此學校佈局需重新調整。但一方面要考慮教育成本、投資效益、教育成效,一方面又要兼顧不讓學生失、輟學,這的確是兩難的決策
◎ 東亞三國對偏鄉小校困境的創新思維珮綺老師先說明此三國之義務教育、裁併背景與法令沿革。裁併偏遠小校,產生的問題如:弱勢學生之失輟學、閒置校產、教育資源浪費、民族語言及豐富地方文化的失傳等;而各國因此產生創新思維。
包括:˙中國與新農村建設結合、長期保留扶持教學點、教育資源逆向投入(不是只將教育資源投在都會)、多元辦學(政府與民間合作)、切實考慮中國的「多元一體」的文化等。˙韓國培育小而美的學校、與地方社會融合的學校、推動學校多元化的型態、增進農漁村地區的福祉、積極創造偏鄉學校作為地方居民的文化與教育中心˙日本教育必須活用社區力量,山村留學制度,學校教育邁入重視社區體驗活動、自然環境等的新階段,紮根地方之學校再造,促進生活體驗學習,農作等勤勞體驗的學習,與高齡者接觸和義工活動等
◎ 日本之偏遠地區成為教育改革的先驅地相較之下,日本的偏遠地區教育政策有積極正向的意義,因為日本將偏遠地區學校視為:˙提供作為終身學習、地方文化中心等的軟硬體設施;˙提供作為短期農業農村體驗的場域;˙提供成為教育研究的場域。日本打破原先對偏遠地區的負向看法(如:自然的惡劣條件、偏遠性、文化的停滯性、教育的低調性、社會的封閉性、經濟的貧困性等),重新賦予偏遠地區嶄新的意涵:不受都市俗惡化影響,一面活用豐富大自然與農村傳統文化,一方面重視義務教育原本功能:培養生存教育與心靈教育,於是偏遠地區被定位為「日本教育改革的先驅地」。
◎ 台灣的省思中、日、韓皆明定小校裁併辦法,但台灣目前並無明確具體政策。對於此三國的具體做法,可省思的方向為:˙思維上應從「經濟效能觀」→到「社會正義觀」→邁向「主體價值觀」。˙推崇日本的「偏遠地區教育振興法」的精神與做法,顛覆原本對偏遠地區之不利性的偏見,並對於弱勢與落後地區善盡保護角色。˙中央層級立法的必要性。˙各國均提出的創新思維,如:發展特色學校,與社區、地方發展結合,提供為地方文化中心場域,e化教室等,可成為台灣的他山之石
珮綺老師仍提出也有不同角度來看「受教權」:有人覺得讓這些弱勢孩子留在偏遠地區就讀難道真的保障他的受教權嗎?對於偏遠地區的補助經費是一般學校的二倍多,但學生的學習成效卻偏低(研究調查主因是:同儕刺激少),因此這真的有其兩難之處。
【報告】˙12月29日(週一)下午15:00〜20:00為「公共參與優先選課」;舊學員優先選課日期97年12月30日〜98年1月9日下午15:00〜20:00。˙本學期成果展(98年1月11日)徵求義工。


記錄/召雅

12.10.2008

12/8日 全球化的生活記錄

培慧上課情況 很輕鬆 且穫益良多



2007年在香港抗爭 反wto拾分鐘記錄片
抵抗全球化的趨勢
世界性組織銷減了各國的權利
自由貿易不等於公平貿易
美國霸權無所不在

照片引自反WTO在香港抗爭記錄片

【一】「世界大拼圖」遊戲:找化妝品、零食、衣物的
產銷地並猜想從投資、原料、設計、製程到銷售各階段的利潤

培慧問從產品包裝的訊息發現了哪些過去沒意識到的部分:
1 :很少商品詳細標示出各原料的產地
2: 第三世界工廠、全球市場
3:經濟導向消弭了美俄的冷戰嫌隙

培慧又問除了經濟面向之外,生活中還有哪些層面受到西方影響?
巧玲答:好萊塢的電影文化、國家的制度法規…
培慧補:家庭觀、社會意識…等全球規範性壓制了區域文化的發展

【二】看各國農民抗議WTO的短片
培慧總結:自由貿易不等於公平貿易

記錄/藹薇

美蓉補充

WTO對我們的影響

一:訂定遊戲規則的人 往往也是訂遊戲的人穫利最大

二:文化遺產一旦被打破 我們的根就越來越遠 傳統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結語:農業是我們的生命 生命是不能拿來賣的 反wto有你的一份 不管你在那裡


12/6 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講座






從『不工作』到『布工作』
下午兩點鄭校長準時抵福和國中圖書館講座會場, 談到當地原住民結構性,教育與就業的困境,本身的教育弱勢加上工作機會缺乏,孩童的父母找不到工作, 面對生活的困苦,小孩無法體會大人的無奈,所以父母的位置就不在了,跟著小孩不認同自己的部落,想漂白自己。接著社區暴力不斷發生 , 小孩與婦女受家暴案例曾出不窮,校長說【婦女是對宿命低頭最清楚的寫照】。【教育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校長引自非洲諺語

有鑑於此,鄭校長決定整合社區文化與學校教育,也出自一份對故鄉與同胞的愛,驅使著鄭校長創造社區父母一個就業機會,心靈寄託,還有信心的養成地,甚至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當小孩看到父母的轉變…,努力工作而不是每天站在路邊喝酒‧聊天,孩子的學習態度也跟著轉變。 校長說【當媽媽的針線拿起時 , 孩子的心就定下來了】看似平凡的一句話, 但背後卻有對生活無比的艱困在, 鄭校長也說【有賴於政府機 與社會善心人士的幫助】這份熱情感動了鄭校長,在資源缺乏的小部落裡,帶領著村民漸漸的走出陰影。

鄭校長找到願意贊助布商 邀請原住民的媽媽們手工縫製各種布包 成立了《原愛布工房》另外成立了《原愛木工房》帶另爸爸們到海邊撿拾漂流木, 為了維護健康及木材的原本樣貌 所有家具都不上漆 ,不但改善的經濟狀況,也帶給他們心靈上的滿足!

校長說 , 布包所得雖只有250元,但買來一個人的尊嚴與能力,批判父母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面向,但工作反轉了過去對原住民負面的想法,社區父母觀照小孩的感覺出來了 。開啟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婦女也是射破貧窮最有力的子彈。重申對婦女投資效益的高報酬。

他告訴我們,大多數的人,不珍惜身邊所擁有的,自以為無用的東西卻愈有大用,可能性更高,把無用化為大用,重新看待萬物 ,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就能創造其價值,是不可預估的。

校長對部落社區規劃與遠景,【走師徒制】一個帶動一個, 慢慢形成凝聚力量與共識!
他講一個部落裡真實的故事,一個老婦 , 要去診所看醫生,但她身上沒錢 … 只有帶一個自己在賣的芋頭,區區的50元掛號費都窘困到無法支付, 所以跟醫師交換用她的芋頭當作掛號費可以嗎! 50元卻對她來說是跟生命失之交臂的事,有許多邊緣地區的人,是不為人知的心酸呀!

Q&A

問:如何做產業行銷 傳統產業【手工】跟主流價值下的大量化商品【機器】怎麼去應對與經營方向
答;因為社會企業有贊助碎布 所以成本較少 當然抵不過企業大量生產 但每個產品是生命跟意義的延伸 對我們來說是肯定人的尊嚴

問:社區如何經營的這麼好 校長遇到挫折時的態度
答:校長說 當一個傻瓜 要能忍受譏諷 我常被別人值疑所做的事 即使別人不認同不妥協 對我卻是一種反激勵作用 抱著自我觀照的態度 別人才能跟進

葉說:中華民國有這種校長真是不得了 值得欽佩 但建議不要用【西西里】【哈林區】來代表原住民那是污名化了原住民 能否重新換個名諱
答:我對萬事萬物抱持著尊敬的態度 重點能在於導向正確的方向

問:男人如何在社區作改變 爸爸是怎樣走出來的
答:自從原住民獵人退出了舞台 漂流木就取代了傳統唯生方式 去海邊撿拾漂流木 讓男人可以運用木材作傢俱 在自然界無用的東西發展成有用 目前社區有兩人有木工工作室

問:校長是怎樣在原住民社區啟動新的契機
答:就是傳統文化與自然的結合

今天的講座 鄭校長他面對自己 提升自我及認同 而不是鄙視自己的族群 肯定了人的存在價值
及對生命的尊重與熱忱 深深的感動與會的每個人

記錄/美蓉










12.04.2008

12/1日 社團記錄

戰後台灣鄉村農業發展與社會變遷


照片引自公視記錄片台灣世紀回味

 首先培慧帶領我們看記錄片台灣世紀回味,是以臺灣戰後農村發展為主訴求
1950國府遷台,正式將台灣由殖民經濟反轉為發展主義國家經濟。1950~1966年農業以米糖生產為主國家以壟斷資本製糖、以肥料換穀低價收購稻米,再將庶糖、稻米的出口為台灣創造了大量的外匯,累積國家資本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則奠定了台灣小農農業的基本型態國家取代地主 強化國家治理的基礎。奠定以以農養工的基礎



根據影片內容,解說台灣農業發展概況

1 : 培慧問從影片看到的農業演進
社員回應: 土地改革 從人力到機械化 不同的獸力 農業分殊
環境服務產業
2: 培慧檢討影響此變化的背後政經因素
1) 台灣農業的發展由國家控制轉為市場控制
2) 以農養工的思惟與加入國際組織的手段使農民利益被犧牲在談判桌上。
3) 社會對農業價值的漠視


藹薇/記錄

11.27.2008

11/23日 社團記錄


【 咦!我在唱獨角戲嗎!人勒!】




【一】回顧19學期這學期心得分享【大略討論以下內容】



這學期即將結束 下學期即將到來 感問親愛的同學們 對下學期安排的主軸課程是否有讓你有興趣繼續參與的意願嗎

這學期的參與有沒有讓你有什麼樣得收穫或感覺呢 【偏鄉小校議題】

教研社團體社員彼此的紛圍 有吸引你的地方嗎

這題稍敏感些 教研社至今已創辦19學期了 大部分較學術或偏重的課程在早期都已然進行過 有沒有感覺有那麼一些遺憾沒參與到之前的課程
﹝所以喽 部落格的重要 就在於繼往開來與傳承的意義在此﹞




【二】第20學期課程內容討論

1 :延續偏鄉小校存廢議題


2:社區實踐→辦大型講座或阿淦提議國際研討會 約3月底 待確認
社區參訪行程 定於1:台東建和書屋 2:台東新興國小
﹝社區實踐這項用意在於 能發展社員能力的培養與開拓視野﹞

3:教研社歷年來課程統整 規劃成上部落格課程 編輯一系列歷史回顧 下學期讓每個學員能熟悉部落格的基本操作原理→上傳教學﹝亦即貼上文章與照片上傳相簿﹞→影音教學 ﹝如何剪輯影片﹞

【三】永中提議 教育問題研究社是否更名為教育樂活研究社或教育多元研究社 召雅提議能有多些選擇 請大家努力的想 下禮拜社團決議

【四】這禮拜四要拜訪里長 為12/6日的講座做宣傳 請同學撥冗參與




記錄/美蓉









11.10.2008

11/10 期中聚餐




教育議題擺一邊 吃飯享樂擺中間

社團成員搏感情的歡樂時光






教研社吃好料 期中聚餐
有別於平常上課嚴肅的氣氛







這學期的新社員左起第二位瓊珠 藹薇 召雅






謝謝勗琴及自己的拿手菜
還有永中的紅酒
召雅的精緻零食
藹薇及瓊珠的飯後水果
美雲帶的蛋糕 徐行跟巧玲的滷味
惠如及宏育的飲料
結果餐後殘酷的事實發生了
八卦沒聊完
就被永中趕鴨子似的
宣傳跑班12/6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講座
跑完班觀看公視紀錄片 【國家的遠見】
看芬蘭教育跟以色列教育
借鏡他山之石 反思不同觀點
全球競爭力最強與最成功的教育的關鍵點
以下是個人對芬蘭驚艷 吳祥輝著 一些整理跟報告
教育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
擬定長期策略 堅持核心價值 改革師資 是芬蘭教育成功的因素
【一】芬蘭獨立建國後 提供高品質九年一貫義務教育 九年中孩童的課本費 交通費午餐費 全由政府買單 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
【二】全球最嚴格的師資標準 中小學老師屬「研究型」,必須具備碩士學歷,這幾乎是全球最高標的規定
【三】堅持平等原則 一個都不能少 當其他國家還在施行菁英教育時,芬蘭卻反其道而行,絕不標榜菁英,堅持每一個小孩公平受教 也絕不放棄學習慢的孩子
當學生有學習困難時 放學後採個別輔導 費用由政府負擔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 猶太民族的教育觀
把教育視為基本財富即開創未來關鍵 以下以色列教育相關網站提供給朋友



11.09.2008

11/3日 參訪崇徳與東山偏鄉小校轉型成功案例之分享與討論



一、播放參訪國小影像(汐止鎮崇德國小、東山國小)
參訪重點(參見參訪10月27日當天紀錄):崇德國小由林文生校長帶領參訪生態環境營造的特色東山國小則由張孟熙校長介紹自己如何經營偏鄉小校。

二、報告
1.12月6日鄭漢文校長演講由教研社負責DM設計,文案內文由四社團開會討論確認。11月13日(週四)開始跑班宣傳,本社團負責到兒研社和姊妹社宣傳。另有電訪邀請名單,請予分工。下次四社團聯合開會訂於11月16日(日)下午14:00。
此次研習辦理目的在聯結社團一起走出去和社區的人互動,並從里長這基層代表性人物開始展開接觸。
2.下週社團聚會:每人帶一道餐點。haapy time

三、討論分享
春貴:對崇德林校長印象深刻,任何事情都難不了他,善於開拓資源和
引進人力,是很有特色的組織領導人。東山國小格局不大,但張校長能重視人文藝術,關懷弱勢學習者主體性,很可貴。

藹薇:張校長行政經驗雖不長,但心思細膩,重視人;林校長較有行政
歷練,發揮做事的行動力,兩人風格不同。

巧玲:林校長讓家長看到孩子未來的希望,給他們願景;張校長照顧每
個孩子,讓家長放心。

永中:如果讓你們幫自己的孩子選讀哪一所學校,你會選崇德林校長,還是東山張校長?

美雲:我只參訪了東山國小,的確看到校長很有人文素養,很願意付出,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而且能帶動學校老師在課後照顧學生,應該也有他的一套。
勗琴:當天參訪時間實在有限,了解無法深入,建議明年還可再次參訪,
也許會看到更多東西。

永中:林文生校長能把崇德國小經營成兩千個學生的學校,並且願意帶動別的學校一起發展,台灣能有幾個像林文生這樣的校長?另外,也要思考教育資源分配公平化的原則。

巧玲:應讓每個學校有自己的特色,家長有不同選擇權。

勗琴:校長可以兩任,或許兩任之後再到別的學校,又是別的學校的福氣。

永中:學校經營如能集體領導,當菁英替換,就仍能持續發展。
就今天的議題,想一想我們社團未來發展方向可以做什麼?
召雅/記錄

11.04.2008

10月27日 東山國小參訪記錄

左方算起第一排的第二位 即為東山國小的張校長


張校長用東山飄雨西山情的詩人般情懷 作為序幕
校長開場白 本校學生只有80人 35人是本地人 45人為外來學生 東山已有80年歷史 是全國最小的一所小學 因此 校長告訴老師們 ﹝不要因為學校小 就把孩子的視野給變小了﹞
東山張校長聘請汐止藝文協會合作 請藝術家來校教孩子油畫與陶藝課程 還有皮雕 木雕園藝盆栽 有些過動兒只要找到興趣,就會專注不過動 校長用心良苦
咖啡店用校方專用的手拉胚容器 給了孩子肯定跟舞台 當孩子的經紀人 孩子們有成就 就會刺激他不斷的創作 把手拉胚作品賣出的錢 拿來買書 而不是募集來的 印證自己是有能力的 (不過後來因為小孩作品販售的著作權與營利性的不同先解而暫緩販售,暫時請合作店家仍維持使用及展示。


以下羅列張校長重點導覽解說內容及教育見解:
【一】從藝術人文的角度來看 人一旦被關注 他生命的軌跡就不一樣
透過各種的學習 帶領該校的創造力 希望對下一代有傳承與延伸的意義

【二】推動閱讀風潮 校長提議閱讀的意義在於 可改變孩子的氣質
拓展孩子的生命 閱讀可找到心靈的安慰與寄託

【三】農場生態園區【目前的重點】
1 校園植物生態 體驗農產品與自身的關係 未來會開闢野薑花園區
2 溯溪─結合體育跟體能的課程
【四】打造人文關懷的友善東山為終極目標
1 讓家長與孩子有互動 辦親子活動的意義就在於此
2 引進有能力能量的家長 例如木工
校長鼓勵畢業生要有烹飪的能力(畢業前要會烹煮18道菜) 登山 溯溪皆有
畢業生當天要種樹 立石碑 可留給學生日後回來回憶或尋根用的 學校也不隨便將前人的苦心經營成果(如校園花草樹木)移除

校長常跟老師們分享說 【我們不要英雄或偉人 要的是真真切切 就算不忠於世俗眼光 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校長最後分享自己在這所學校的感念 只問自己的付出曾為學校做過什麼 至少讓孩子買了一個美麗的夢建構孩子明天的夢想

美蓉/記錄

10月27日 崇得國小參訪記錄



左起第一位就是崇德國小的林校長



10月27日 星期一社團戶外參訪 訴求的主題是 偏鄉小校優質轉型計畫成功的案例

早上夥伴們準時在永中家集合 10點整準時抵達汐止崇德國小 首先出來招呼我們的是張主任 介紹自然生態的導引 及解說水撲滿運作源由 林校長運用天然雨水集中在地底下的儲存槽 作為灌概植物用途 還有農村曲水生植栽區 多功能人文藝術館 最重要的是賞萤火蟲步道跟茄苳溪河岸 景觀生態的改造令人嘆為觀止

林校長提到 剛接任崇德國小時 是一所很不起眼 甚至破舊不堪的學校 林校長曾在台北縣瑞柑國小累積出8年的實戰經驗與基礎 帶到崇德國小來 經過林校長的巧思 施工前與施工後 學校展現截然不同的新風貌 創造活化美學概念 整理荒廢雜草叢生的校園死角 更妙的巧思在於美育社把破舊的廁所當美術館來使用 廁所門與壁畫的彩繪工程 是一種另類的美術展覽空間 創意校園牆壁用投影燈進行彩繪螢火蟲馬賽克 林校長找來27位藝術家上美術課 讓閒置空間地下室規劃再利用

林校長用一個理念告訴我們﹝任合事不要只看到困難點 那是推託之詞 要看到可能性跟自己用不用心而已﹞校長理解都會人對自然生態的一種渴望 排除困難 把專家引進來 重要的是要有國際觀 打開視野 才不會閉門造車
是個用心辦學曾獲領導卓越獎的校長 他啟動新的觀念活化老舊校園
林校長提到永續校園申請經費問題 以計畫爭取經費以成果蘊釀計畫 才有勝算的可能
林校長帶領主任 再由主任帶動老師 由上往下動力才會持續的 有能量的老師也會有群聚效應 自然散發出成就感與自信心 接待來賓的禮遇方式 也是一種學校的文化與傳承

進而提高了孩子學習的源動力 校園處處是生機 把課程統整 不侷限課本內教材 把教學延伸校園每個角落 校長鼓勵社團的發展 有老師教就開班授課 刺激孩子學習的意願 不管學生多寡 實屬難得的好校長

問與答
永中
請問校長對於學校打掉圍牆 您的看法如何
校長
那要考慮的是安全性 需求性 社區的互動性 層面極廣 重要的是之後要怎麼做比較重要 創意與計畫要先有 合作的方法跟資訊管道的並行 具體方案要先有才可做 貿然實施並不妥
春貴
請問校長遇到困難時是怎麼突破障礙與瓶頸
校長
不擔心 學校與社區居民一起面對去解決 因為家長認同 社區互動佳

勗琴
校長這麼忙 如何分配時間
校長
循序漸進方式 主任隨時進度回報 就可掌握進度
藹薇
請問未來的校務規劃
校長
預計改良親水空間,使孩子能親身體驗溪水的狀態而非只在岸上觀望。


召雅
請問資源會不會有過度集中或不平均的結果產生
校長答
重要在 有無回饋地方與社區 做的好不好是重點


阿淦結語
為什麼校長今天會有此成果
因為在瑞柑國小實戰了八年豐富經驗 崇德國小由200人到現在2000多人規模的崇德國小服務 所以所有的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反而遊刃有餘
從林校長多次提及「我們過去都做過」「我們有經驗」,洽可凸顯偏遠小校的價值與重要性。

http://163.20.113.18/cdps/photo/index.html

97年永續發展推動績優獎 崇德國民小學 網頁


美蓉/記錄










10.31.2008

10/20日 教研社課程紀錄之論古道今

教研社的社寶
真是竭盡心力




這堂課用投影的方式 教研社曾辦過那些大型活動做解說 春貴姐是從教研社 第1學期參與到現在第9學期  唯一留守至今的社元  佩服佩服您過人的恆心與毅力 堅持在你對教研社的投入與附出 真是竭盡心力
 
一、影片播放:
放映過去「社區成長交流會」影片,內容有美蓉初次的參與,到後來的投入,甚至第三次主動當主持人,運用九宮格活動帶動大家發言。
還有次「一人一物交流」活動,可把自己家中不太用到的東西帶來,竟牽出多人認為家中老公「家中不太用到的東西」【嗯!心有戚戚焉】,而產生兩性議題,如:男女對家庭或社會的認知重點或定位不同,這也牽涉到我們的文化背景因素,如果沒有意識到,很容易又延伸到下一代。
另,有位從台北來的學員明珠,發現現場年齡層差距大,而能彼此交流,感受良深。

二、介紹社團宗旨
1、開創快樂、優質的學習環境。2、關心教育問題,研究各項教育改革方案。3、建立社區與學校的互動與結合。4、認知新觀念,發展公民文化。5、充實知能,促進心靈成長及家庭的品質。6、舉辦各項活動,落實社大發展公民文化理念。

三、照片回顧

利用照片介紹過去教研社曾舉辦的活動:
1、戲劇課程:
a.教育戲劇(是肢體創意的應用 + 知能學習的結合)
將教育戲劇介紹給學校或家長,將戲劇元素融入課程和生活
中。
b. 一人一故事(Playback Theatre)戲劇
一人一故事 互動交流 的戲劇呈現,將個人口述的故事,透過戲
劇,引發觀賞者多元思考與討論。
第19學期永和社區大學社團活動紀錄



2、「數學創意教學」講座
推展4場活化數學的教學講座(包括活化教具的運用),引入「創造
力教學」系列,提供給家長、學校及其它教學單位,有更多的創新教
學發展動能,期待為學生開拓活潑、創意、樂於思考、尊重主體性學
習的模式。。
3、研習分享:爲社區家長辦理自主學習理念實踐工作坊。
4、親子手工書製作活動:運用社區中心辦理 『神奇魔法書』活動。
5、參訪,包括:人本協會三重會館、宜蘭大二結文教基金會。
6、公共參與週:教研社在第十四學期公共參與週中主帶柑園自轉影片及討論。
7、其他:影片欣賞、小組討論、講座、社團分享、老社員回娘家等。
8、永安社區蹲點工作
a社區讀書會幹部培訓營 自96年5月18日 起至 96年9月22日共6週
b相招來講咱的故事 96. 9/7~11/16共六週,。特色:立委候選人拜訪。
c社區讀書會第三期 永安社區成長交流會自97.3/ 7日至97.7/4共10週
參訪吉慶里社區,辦理社區李家同教育講座。

四、本期(第十九期)社團經營方式說明:
1、課程運作,包括:社區實踐分享(永安社區成長交流會)、主題課程(偏鄉小校的探索)、參訪行程(崇德國小、東山國小)、講座(新興國小校長鄭漢文)
2、大樹腳時間:每週五下午14:00〜17:00,進行課程進度之籌畫與檢討、生命經驗交流與陪伴之平台、社區計畫之構想與討論
3、社區計畫執行:四社團合辦講座(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主講「從『不』工作到『布』工作」)、永安里社區讀書會

五、學員分享
藹薇:如果照片回顧內容能在最後加總結的話,會更完整。
春貴:可參考教研社文史資料檔。
永中:阿淦想知道先前兩次他的偏鄉小校分享有無建議?
紫瀅:如事先給我們文字資料,較能討論
藹薇:歸納案例,有助於反思永和的鄉土價值與未來發展方向。
永中:阿淦經驗很豐富,事先可以做些整理的功課,讓我們更容易抓到脈络。

六、「建和書屋」社區經驗敘說:
教研社曾邀請台東「建和書屋」陳俊朗先生來分享,說到他有次抱兒子,兒子把他推開,讓他有所醒覺而重新投入親子關係,跟孩子一起打球、在院子裡彈琴等。建和書屋附近社區多為單親,因此社區孩子很
羨慕阿朗家的氣氛,漸漸聚集在他家,由於來的孩子多了,空間有限,於是設立建和書屋,甚至花掉自己積蓄一百萬(之前遠見雜誌有專訪)。
教研社曾與建和書屋有一些資源交流,建和書屋也在10月19日週六早上來永和四號公園進行鼓隊表演活動,希望此例可為社區互動的實際行動。
孩子讀課本有困難,阿朗就提供歷史劇給孩子看,以影像打破閱讀書本的限制。另還安排衝浪,讓孩子有面對挑戰的機會。
【註】建和書屋部落格網址:

http://blog.roodo.com/kasavakan2005/archives/2863343.html



七、社務討論
1、討論下學期第廿學期教研社課程走向,天健建議有四,提供參考:
(1)社區教育講座系列化:每學期或每年辦理一次
(2)實務發展,如:認養國中的輔導活動
(3)持續關注偏鄉小校議題
(4)社員能力成長及開拓視野

2、討論社區講座之文宣內容及管道:
本學期舉辦「從『不』工作到『布』工作」講座,由永和社大四社團(原住民文化社、社會關懷社、校務義工社、教育問題研究社)共同舉辦。主講人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有感於當地孩童低成就效應,於是本著「把學校當社區文化中心來發展」的精神,培訓社區婦女製作布成品,爲家庭經濟找出路,於是原本在家被貶抑的婦女因而提升家中地位,並且孩童們也因為媽媽有生產力,而建立自我身分認同,整個社區因此發展出生機與可能性。此次活動期許能發展為公共性社團,在共同討論、共同分工、互動理解過程中,了解對公共議題參與的重要性。
˙時間:97年12月7日(週六)14:00〜17:00
˙
地點:福和國中圖書館
˙教育問題研究社分工:(1)製作DM,永中已設計初稿,大家可提供
建議;(2)跑班宣傳;(3)請各人依居住的鄰里,在社區發DM。
˙文宣管道:
-個人居住鄰里:永福里(勗琴)、上溪里+中溪里+後溪里(春貴)、潭墘里(美蓉)。
-個人人脈資源:紫瀅會放文宣到朋友開設的安親班及幼稚園。
-媒體:雙和電視台、新視波(義工社顧問家瑩主責)。
-網路:等電子檔確認後,可透過網路管道E出去。

3、10月27日參訪偏遠國小:
˙全天參訪者:阿淦、永中、紫瀅、巧玲、春貴、美蓉、勗琴、藹薇、
召雅;下午參訪者:美雲。
˙早上10:00參訪崇德國小,13:30參訪東山國小,15:30在伊荳咖
啡討論。
˙晚上社團停課。將於11月3日(週一)社團課堂再進行參訪後續討
論。





召雅/記錄

10.22.2008

10月19日台東建和書屋在四號公園表演


台東建和書屋鼓隊10月19日與永和社大合影



書屋孩子散發自信與光彩

永中被孩子們簇擁整個人被騰空拋起

由此可感受他們的熱情


這星期一社團,大約提到建和書屋的概略,因為時間有限,手邊沒具體資料!所以請同學自行上網查閱!召雅也熱心提供建和書屋的網站!相信大家已有初步了解!


去年的9月,17學期社大公共論壇!邀請書屋的創始人陳俊朗先生﹝社區孩子口中的陳爸﹞,隨行的有阿朗的小兒子,另一位是書屋幹部ㄚ元!談當初辦書屋的緣由與動機!聽他娓娓道來,雖然平靜的外表下,ㄚ朗內心卻是澎湃不已!


曾經是俠義之士【黑道角頭也曾經營情趣商店,阿朗不避言】確是悲天敏人,真摯誠懇,關懷體恤,是一顆細膩情感的心!原來俠義之人並非相悖而是相生。
談到社區的孩子缺乏關愛,甚至被家暴情況的小孩不勝枚舉,三餐得不到溫飽的!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隱約感覺ㄚ朗眼框閃著淚光吧!八年前阿朗投注自己所有的積蓄,自掏腰包擴充書屋【房租】漸漸找到與自己有志一同的朋友!!因為社區孩子越來越多,自家庭院已不敷使用,也因此慢慢聚集社區居民的共識,由不被看好,歷經阿朗的堅持!終於得到村民的認同!一路走來曾有單向的失落,那怕被扭曲或批評也不改阿朗無悔的執著【建和書屋的故事太多請自行點閱
引述阿朗講過的話【不被肯定的孩子,缺的只是關懷與適時的指引,具體地說,就是陪伴。 我們用微薄的力量,給孩子們一個空間:可以自在玩音樂、可以安心學習而不被責備;生活中的難解習題,甚至撫慰受傷孩子的心】。阿朗對年輕的生命,永遠只有寬容與了解 !個人成功的定義,就是在於對生命最深的尊重!


星期天四號公園,建合書屋的巴西鼓對表演,大約30個左右孩子,只是建和書屋內部分孩子而已!在經過阿朗與書屋團隊用愛心去陪育下,孩子由畏縮畏尾到現在自然而然散發出一種對生命的熱愛,甚至長出一雙快樂的翅膀!我相信這對阿朗來說是他最感到辛慰的吧!看到建合書屋孩子的改變!再想想都會區的孩子!獨自領受成長的孤獨及競爭的疏離!青春應該是盡情在陽光下揮灑汗水!曾有過一首年少的歌「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就該歡笑 當風吹起的時候就應該飛揚 當年少的時候就該夢想 當心酸的時候不要一個人憂傷」台東建和村孩子他們的生命型態,阿朗的無悔的附出,因此峰回路轉開創人生的新契機
阿朗驗明【德不孤,必有鄰】書屋匯集善的一方,為了社區孩子的桃花源努力上溯著

美蓉/文

10.14.2008

分享與討論延燒話題


管理主義】【升學主義】【粗廉主義】的背後



教改!改什麼!制度改了,決策者心態沒改,老師作風不變,學校依然因循自以為是的體制,口號大家都會喊!要好好疼惜我們的下一代!但結果呢?台灣學生的升學壓力有增無減,家長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只好盲目的跟著人家走,小孩成了主流教育的犧牲品。堪憐的是,成績不理想的往往陪著成績較優的學生當墊背,國中生尤其悲慘。

國小還沒感受到升壓力。但才藝課在都市化的小孩,做家長可就輸人不輸陣。當國中生最最辛苦。分數取決於他們的未來,明明課本黑板老師教的通通看不懂聽不懂,還要裝做很認真在聽課,下課後,還要被家長趕鴨子上架給補習班老師打【少一分,打一下】學生白天蹲在學校好比蹲苦牢,晚上再換一所有冷氣的監獄沒兩樣!
難怪呼!福和國中的男廁或女廁門,常被踹壞!可以想見學生內心的爆發力是長期累積出的壓力,現今教育的缺失,在於在上位者只看到我所要達到的【目的卻缺少經營教育的【過程與品質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不好,一概否定掉!但絕大部分的老師與老師之間,互相較競彼此的教學成績,漠視學生適才適性的重要性!因而衍生青少年的問題沒有人會去怪學校怪老師!只有背負壞孩子的標籤繼續走,運氣好有人拉拔他或著自力救濟的一天

不一樣的年代但一樣的悲哀!處於訓政時期的我,更遑論有多荒謬怪誕!權力在握!管理學生好 比看待犯人一般。淹沒了學生的可能性

我女兒念復興商工一年級,擺明是職業學校而招生,但親師懇談會老師才告知家長,學校目前採【雙軌制度】何謂雙軌?就是升學班【偏重學科】準備四技二專與就業班﹝自由選擇升不升學﹞又是變調的技職教育!把好的資源放在升學班去!技職教育一直是被乎略的。

另一所南山高中!選擇念資管系女兒的同學,居然學校實施一年級即為了三年後一拼高下進好的科技大學!留校上課到晚間八點!又是升學主義在作祟
雖教改會與教育部一再的抵制!終究抵不過主流價值!來自民間一股深植人心的沉重包袱!
學生像被操弄的玩偶,盲目的配合,走到人生的轉彎處嗎!個人造化不同!希望就在轉角也不一定!
總論
社區大學創辦人黃武雄老師批判現今的教育三害
【管理主義】集威權掌控學生 聽命於學校

【粗廉主義】亦即廉價對待學生 以及資源分配不均

【升學主義】放在錯亂的位置上 技職教育不被重視

所以台灣在國際間 工業帶不動的原因 缺乏競爭力 410教改運動系統就是要培養高職生的發展 教改會與李遠哲理念互相抵觸 到最後综和高中形同虛設

阿淦曾問,李遠哲對現今教育的看待是,由上往下看,看不到希望 ;但由下往上看 , 正在茁壯
藉由偏鄉小校優質轉型改革推動方案 沃植教育先驅地 全面落實優質教育 由此才能看到台灣為未來教育的希望


文/美蓉

10/13日課後分享與討論 與決定加入偏鄉小校改革聯合推動單位


【分享討論】 逗陣來talk
永中問:台灣的教育浪費國家資源,對於人民到底有什麼功能?


宏育分享:其實台灣教育各有優缺點。我國中時課餘跟爸爸去工作,讀
高中是建教班,有三明治實習;畢業後進入社大學習,都得到不
同經驗。


紫瀅問:如果政府要廢小校,永中的方案會是什麼?


永中答:我的意思是學校教育和社區都沒有關聯,跟生活脫離,讀書只是為了文憑,與其浪費這麼多錢,不如打破體制,不要再套裝式。孩子在受教育過程實在太辛苦了,讀不讀沒關係,到了社會還要重新開始,行政者並未看到此。

紫瀅分享:不同學校教出不同孩子。孩子不只在學校學課業,還有跟同學之間
的相處。


阿淦回饋:紫瀅看到學校「群性教育」的功能。你和永中看到相同面是:
學校教育有問題;不同的是:永中自身在學校是負面經驗。有誰可回到自己生命經驗來分享?


勗琴分享:台灣教育現在有「遍地開花」的現象。我曾想過我要做什麼?
主流教育也有很多老師不知道該做什麼?如何讓既定的價值觀能夠知道、看到,他才知道什麼是可行的。教育要能各取所需,有些專業仍能需來自學校基礎教育。


阿淦說:之前看過紀錄片,有些家庭沒有支持系統,是由學校提供他成
長的元素。因為今天時間有限,希望後續能發酵這個議題。

我在全人中學服務時,曾跟為一個很愛跳舞的男孩子聊天這學生原先對跳舞沒感覺,但後來看到兩位學姊忘我的投入自己的編舞中而被吸引,他在期末成果發表會竟也跳起學姊教他的天鵝湖舞和街舞。因此人有很多可能性,我在全人看到很多感動
的東西。我這幾年之如此投入,也是因為尋找自我價值
阿淦將目前手頭上正在規畫「偏鄉小學轉型與再生推動計畫」相關的國際研討會、國
內外實地參訪、在地實作教育者分享研習等,明年一月開始陸續推續推
動,邀請各位參與。

【好活動跟好朋友分享】
1、10月19日早上有台東建和書屋鼓隊演出,很有特色,歡迎參加觀賞。
2、社大四社團將共同討論12月6日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談「社區產業如何
融入課程」之講座事宜。
3、10月27日參訪汐止東山國
小。請事先上網了解該校。



召雅記錄

第19學期10/13日永和社區大學社團活動紀錄

「總爺vs.縣太爺」影片觀後討論分享 97.10.17

教研社與姐妹成長俱樂部大合照





阿淦認真的講

有人認真的聽

有人認真寫記錄

有人認真的發呆中


【特報】
目前阿淦手頭上正在規畫與「偏鄉小學轉型與再生推動計畫」一連串相關的
國際研討會、國內外實地參訪、在地實作教育者分享研習等,明年一月將開始陸續推動,對教育始終情意綿綿的阿淦:真摯的邀請大家來參與!P.S.教研社投票表決:阿淦,我們支持你!

「總爺vs.縣太爺」影片觀後討論分享 97.10.17
「總爺vs.縣太爺」影片原於公視「獨立特派員」節目播出,本文撰寫日仍可由以下網站觀賞到本片:http://www.taotc.org/xoops/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93



首先藹薇問:「裁校考量常因教育經費,是否小校真的會拖垮縣市財政?」
阿淦娓娓敘說裁併小校的背景和面向……


阿淦提出:台灣國小老師編制一個班級1.5位老師,過去我們以學校規模大為榮,這對西方是不可思議之事,因為規模大就會形成管理主義,會讓孩子很多可能性消失,因為不鼓勵孩子探索。因此政府重大校而輕小校有其社會文化因素。
阿淦舉例,將我們盛行的樂樂棒球和西方實質推動運動為對比:政府近十年在推「樂樂棒球」,這和棒球的精神背道而馳,那是一種排除所有意外可能的活動,包括不可以滑壘,「這對棒球運動是鼓勵效果還是反效果?」阿淦提出這個思考點。


而曾去加拿大溫哥華的阿淦,看到那裡的球場上小孩玩美式足球、棒球,幾
乎難見東方人,那裡的小孩一下課就運動;而美國職棒座無虛席,其棒球人口也
是從小看重運動的結果。
從以上例子可以得知:我們是升學、成就重於一切,西方則認同體力即國力
;因此政府裁併小校的考量有其背後價值信念的不同。


阿淦引述黃武雄先生所說:「台灣社會教育之三害有:管理主義、升學主義、粗廉(廉價)主義」

而政府過去對投資高中生和高職生的教育成本比是1:1.1,這就是粗廉主義的具體例證,我們在用極為廉價的成本辦職業教育,而這有很大因素是升學主義作祟。技職是一種專門技術的教育,需要操作的設備,在經費比例上應更高。德國和日本為何成為工業強國?德國高中、高職投資比為1:2;而日本是1:2.4-2.5。因此資源分配不當是台灣教育的問題。


阿淦表示:李遠哲當年提出美國綜合高中的概念,建議保留少部分精緻高職,並將一般高中和高職不當分流的學制取消,轉型為綜合高中,增加學生的多試探;但教育部陽奉陰違,鼓勵很多原本就招生不足,已有生存問題的學校更名綜合高中,給予補助,學校內部卻又分為普通科和職業類科,綜合高中的內涵盡失。
談到資源處置不當問題,阿淦說:學校要分擔校長、行政人員、老師、工友
等人事費不貲,一旦學校裁併了,的確一年可省約一千萬元。只是跟日本相較之下--
日本也有裁併學校的做法,但另一股聲音認為小校有不可取代的價值,他們努力六十年,讓偏遠小校和一般學校不但沒有品質上的落差,更被喻為教改的先驅地,反過來影響主流。


回歸談「總爺國小」裁併事件,阿淦說明這學校裁併的原委:
總爺國小並不是偏遠小學,它的裁併也非完全經費考量。總爺國小原是為台南縣近麻豆的糖廠員工子女所設。後來糖廠關閉,沒有員工子弟就讀,因此開放成為自由學區,學校老師認真辦學,吸引很多家長把小孩送來。民國90年陳唐山將糖廠規劃為總爺藝術文化中心,把這球丟給蘇煥智。蘇縣長想積極引進台南藝術大學資源,給麻豆縣民願景,希望升級為國際藝術園區,後來一度因校友陳情暫緩執行。


蘇縣長97年2月舊案重提,並在4月和台南藝術大學以及縣府幕僚一起開總爺藝術園區發展會議時,決定裁併學校。會議當場南藝大主任秘書曾旭正當場表示太急了,但蘇煥智縣長認為不成問題,隔天縣政府派員要求總爺國小老師必須在中午前填好調動單,並告知學校8月1日起將遭裁併,將總爺與鄰近300公尺的文正國小合併。家長認為總爺招生數高於文正國小,因此提出陳情,希望有三方(總爺國小、台南藝大、台南縣政府)共存共利的方式,但是蘇縣長皆未給予討論空間。


阿淦點出台南縣政府在裁併總爺國小的過程的核心點是:「我個人覺得完全違背程序正義和民主精神!


提到小校這些年的努力已讓裁併校的聲浪暫歇,阿淦舉宜蘭為例:像宜蘭裁併校標準,本來是如果新生入學人口未達8位學生,則採隔年招生。後來放寬為原住民鄉鎮學校5人即開班。今年又調整為所有學校只要滿5人即開班,這都可以看到努力的成果。


不過阿淦也提醒:如果偏遠學校不重視精進品質,而只是用人數多少為考量,也會造成經營面的扭曲。


根據阿淦等人的研究,目前有七成六的學校展開創新發展,改變其內涵,包括:課程創新、生態農林體驗等,是社區感到學校教育活動延伸在地生活,因而得到自我肯定。例如:課程安排學生訪螢、溯溪,讓當地人導覽,而帶來經濟價值。
因此對於總爺國小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一方面是學校經營成效被肯定,一方面是顯示人民有教育選擇權,尤其有選擇好的教育品質的機會,這是教育的進步。阿淦就當初蘇縣長和台南藝大的國際藝術中心一案開會,並沒有邀請總爺國小家長或校方的討論這點來看,而特別提出需要慎思之處:「當地方政府考量資源整合,是否有討論的義務?是否符合程序正義?」


「民主不是選出強人或仁君,就把所有裁斷權交給他!」阿淦語重心長的
道出總爺國小案的關鍵。
面對裁併問題,難道就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難題嗎?阿淦指出「總爺與縣太爺」一影片中,與總爺國小一縣市之隔的台南市忠義國小同樣曾面對裁併問題,處理過程卻不一樣,最後呈現目前學校與孔廟相依共存的佳局。

(「註」:台南市忠義國小在孔廟文化園區旁,因孔廟有歷史古蹟參觀價值,需要拓展停車場和綠地,地方政府分別為了推動文化園區發展,打算將學校進行廢併。經過市政府辦理公聽會和協調會等九年的討論,市政府放棄了將忠義國小做為孔廟文化園區的規劃。
保留下來的忠義國小,善用孔廟文化園區的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每年新生報到第一課,就是園區巡禮、遵循古禮奉茶拜師、
祭孔子、認識古蹟。)




召雅/紀錄

阿淦/潤稿

9.18.2008

教研社聚餐


教研社大堂討論與分享
雖然有時難免有分歧的意見或衝突
那是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
在這裡
我們學會接納與學習
看看別人,聽聽別人
別急著給任何人做批判與定奪
尊重別人的觀點
聆聽三要是哪三要,

忘了!後續再補!
      


聚餐是最美好的事,有美酒,美食,就是缺少了美女
因為少了良潔這學期的參與,歸隊吧!迷途的
羔羊!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是至理銘言!更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9月15日 如何開創偏鄉小校的一片天之紀錄與心得

你們心情不好時可以盡量叫我的名字!讓大家發洩情緒一下,功德一件ㄝ
不要看我酷酷的外表,但我的心比誰都柔軟

對於教育理念我有一股腦的熱忱你們有發覺到嗎
那當然!


看紀錄片!榖子榖子



本週一邀請阿淦來解說,雲林縣麥寮鄉,楊厝分班要被裁併,因人數太少,不敷教育當局的經濟效益,老師帶頭自力救濟!讓鄉民感動,近而凝聚社區鄉民的力
量!一起為這所學校打拼的過程,令人心痛,也不禁鼻酸!天啊!台灣的教育資源缺乏,有關當局怎麼狠的下心讓一群天真無邪的孩童,遭遇如此惡劣的教育環
境,身處繁華都市的人很難想見!差別待遇如此之深呀!

阿淦透過投影片解說,偏鄉小校被裁廢的原因歸於如下:

【一】經濟效益不足【二】學童文化刺激不夠 。所以雲林縣政府主張裁併該校,

但蘇縣長找到不裁併該校的替代方案,結合對台灣現今教育有理想與共識的人,

更基於對教育的使命感以及悲天憫人的心態,鼓勵轉型活化校園創新發展。

方案【一】課程創新發展【二】提倡生態農林體驗。重要的是讓孩子空間與概念

是人跟環境的關係,還有對自己所生長的環境所產生認同感。

當然偏鄉小校也有它優勢與劣勢的地方。
利多方面
(一)自然資源多(二)交通便利(三)小班小校(四)師生感情好(五)自由度高,彈性大(六)在地化的知識體系,觀察能力的培養
弊端方面
(一)交通不便(二)學生互動少(三)文化刺激不足(四)老師流動率高,不易凝聚感情(五)隔代教養的問題。
然而偏鄉孩童有百分比有30/80不等,有原住民,隔代教養,單親,新移民,

還有低收入戶居多,這是教育的死角,政府能不重視嗎?

縱使裁併學校的原意是非常【都市本位】但優質計畫做的再好,沒有當局相關配

套措施,也是對當地民眾不公的對待!

舉成功得案例:
建安小學校長陳木城,當地唯一特產山雞,土雞城林立,以土雞為本位,用心設

計與經營一系列相關活動,讓在地人用最鄉土的產物,做最實際的推廣。

另一所小學,培訓當地孩童當螢火蟲解說員,此鄉搖身一變,成了螢火蟲觀賞景

點,吸引不少遊客,帶動地方經濟繁榮。 這都是人助不如自助的結果,決策著決定了學校的存廢問題。

結論是:台灣當今教育的敗筆在,盲目跟著中央走,沒有自我醒思與覺察的空間。

漸漸的失去自我,偏鄉地區的孩子只有在這方面多去紮根與經營,才能重新拾起

他們的自信心!開創美好的遠景!

文/美蓉





勗琴補充
我聽的是蘇治芬上任想提出十大年菜,要求各局處提出,其中教育局提出的是小校的裁併計劃,



至于培訓社區螢火蟲解說員,應該也是建安國小,還有溯溪也是一大特色,它為社區帶來了不少



產值。土雞只是最早校長看到了當地的產業,設計課程與之連結得到當地的居民的認同



讓學校與社區一起動起來,創造出新的一面。




惠如補充
我回應一下上課記憶中的一些….


1. ㄚ淦敘述偏鄉小校裁倂計劃的原由


因為xx人提10大年菜….其中.教育方面提出,偏鄉小校裁倂計畫 一詞由此出處…………..

2. ㄚ淦敘述 與雲林楊厝分校 案 的接觸原由、心路歷程及 執行過程及記錄
……………
3. 偏鄉小校被裁廢的官方理由—以上記錄得很詳盡


4. 偏鄉小校優勢與劣勢—以上記錄得很詳盡 (與教研社同學互動討論)


5. 案例參考—以上記錄得很詳盡




9.12.2008

97年6月7日  李家同講座存檔

 

9.11.2008

永安社區

永安社區成長交流會

社團與永安社區交流會,
從陌生抗拒到彼此信任建立友誼
辦永安交流會的初衷
就是能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最純樸的模樣
如同早期農業社會下
打破彼此的潘離
更重要的是
不同的世代
不同的聲音與想法
聽他們娓娓道來
也增長了每個人的視野


永安交流會上課情景
吉慶里參訪─看看別人如何營造社區
我們能為自己的社區做什麼
公婆逗陣來─邀請姊妹成長俱樂部
現場討論熱烈

跟社區居民一起練排舞,謝謝曼雲姐的指導



謝謝姊妹成長俱樂佈跨刀相助!來個圓滿大合照 吧

素鳳生日

素鳳生日
感謝她熱情的參與永安社區成長交流會
社區活動雖已落幕
但終究還是會為了我們所住的地方
社區經營的理念再共事的
而目前的休兵
只是一個逗點不是句點喔





9.10.2008

社區講座預告─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談小校經營

社區講座預告


時間 : 97年12月6日

題目: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談小校經營

地點:還不確定
大略內容如文
將加菜金變點心費,讓孩子放學前多吃一餐;打掉學校圍牆,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學校活動;向家長買農產品,為家庭經濟找出路,做了這麼多努力,台東縣新興國小校長鄭漢文只有一個心願:「建立孩子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尊重家長,實現自我,證明自己的能力。」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新興國小,學校人數去年還有102人,今年只剩96人,位處山邊,謀生不易,單親、隔代教養多,校長鄭漢文說,年輕一輩往都會區發展,「老人失去了他的孩子,小孩失去了他的父母」,是當地普遍的現象。學校超過9成都是排灣族孩子,家庭經濟不佳,許多家長因為繳不起小孩營養午餐錢,不敢到校,怕被老師催繳,對學校活動冷淡。這些原住民的孩子,因為無法肯認自己的身份,對家庭與身份的不滿找不到出口,常常暴力相向,經常踹破學校木門。家庭經濟狀況不穩定,使得孩子看不起父母,與祖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也經常發生不尊重祖父母的事情。6元工作機會 建立家長信心為了建立起親子關係,鄭漢文以學校的力量做起。除了慢慢拉近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之外,家庭不和諧的因素是經濟,多數家長打零工或務農,有些則沒有工作,成天只是酗酒。鄭漢文想盡辦法幫他們,希望家庭經濟好轉,給孩子正常生活。 因為獲得企業贊助,每個孩子每天多了6元加菜金,學校將錢挪作點心費,讓孩子放學前能吃點心,不會餓著肚子離開學校,「這不只是6元的加菜金,而是創造6元的工作機會,鼓勵家長靠自己的勞力生產,這樣也提升家長的地位,他們不再因家中經濟不佳,而不敢到校,無法在孩子面前抬起頭。」鄭漢文說。不只是刺激家長勞動,願意種植農作物,鄭漢文也苦思,為其他家長謀生路。從不工作到布工作從最簡單的手帕開始,3位家長慢慢學習刺繡,為了幫助家長有經濟力,刺繡品由學校買下,或校長先代墊費用,讓她們的作品能賣出去,2年下來,現在「布工作」工作坊已經有6位家長學習裁縫,20多位學習刺繡,慢慢有了成果。「有個媽媽拿到賣作品的320元,結果哭了,因為她終於有錢給孩子買好一點的東西,帶孩子去理髮了。」鄭漢文說,那位媽媽因為沒有經濟力,在家裡被丈夫視為無用的人,經常遭到毆打,當她拿到第一筆收入時,那種心情令人感動。鄭漢文不僅把作品放在學校賣,也到處為她們佈點,希望能為她們拓展生機,成果不錯,家長收入也慢慢多,原本會酗酒的媽媽,現在忙得沒空拿起酒瓶,一雙手認真繡著她的人生。除了為媽媽們找到簡單的經濟來源,鄭漢文也透過私人情誼,找到自己的朋友來教爸爸們作木工,利用撿拾的漂流木製作成板凳、桌子後販賣,短短幾個月,已為幾位家長們賺進7萬多元,還有一位身心障礙的家長,也在這裡建立他的價值,找到他的人生方向。鄭漢文說,這不單單是經濟有了來源,當他看見這群媽媽在圖書室中認真刺繡,相互訴苦,撫慰對方的心靈時,那是一種小型的輔導諮商,透過這種形式,她們找到人的價值,生活態度也變了,孩子對她們也更為尊重,這就是他要建立的教育價值。永續校園 工程變課程不只想要改善親子關係,鄭漢文還要培養孩子對生命及生態的態度,他積極發展永續校園,從一家一樹起,陸續舉辦各種活動。鄭漢文說,學校過去如同官衙,高聳圍牆,深鎖大門,社區居民不易親近,他推動「校園我的家」活動,推倒圍牆,拆掉大門,改變校園生態,讓社區居民與孩子都願意進到校園,接近學校。鄭漢文說,學校教師會將這些永續校園的內容融入課程中,更以「工程變課程」的想法教育孩子,只要學校進行工程,就找孩子搬石頭、磚塊,裝設太陽能板,也找孩子們爬上屋頂去看,「如果只是工程,這些建築或設計沒有感情,但如果有學生參與,讓這些概念轉變成實踐的智慧,讓學生用身體去體驗,這才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本質。」孩子一樣有成就傳統印象中,只要是「偏鄉、原民或外配」子女,學習成就一定不高,不過,鄭漢文說,新興國小的孩子這次在台東自辦的測驗中,成績名列前茅,「這是因為用心,只要教師願意用心,即使偏鄉或原民,都不是因素。」鄭漢文說,他積極與教師溝通,希望建立起教師願意教導孩子的態度,最初確實有老師不願意,但是當老師發現教學的喜悅,學生的回饋及他的自我成就後,慢慢的願意將心力投注在孩子身上,這些孩子也因為老師們的用心,擺脫了社會框在他們身上的刻板印象。從學校的門不再被踹,學校公物不再被破壞,他知道已經走出第一步。在新興國小待了10年,他慢慢建立起孩子對身份的認同,對族群的肯認,對父母的尊重,以及自我實踐,抹去孩子心中的黑暗,發揮他們最真實的自我,這是他28年情真意切的教育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收穫。


9.05.2008

教研社19學期課程內容





偏鄉小校如何開展 不同的豐富面貌及蓬勃生機


時 間 內 容 備 註

第一週9/8
相見歡、社團介紹、課程介紹

第二週9/15
開創偏鄉小校的ㄧ片天

第三週9/22
影片賞析
(滅頂家園)


第四週9/29
大家來玩部落格&講座形式討論
滅頂家園-影片討論

第五週10/06
偏鄉小校實例討論(1)
孩子透過被看見,於是他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


第六週10/13
偏鄉小校實例討論(2)


第七週10/20
論古道今
(社團方向討論)


第八週10/27
來去玩(偏鄉小校參訪)

第九週11/03
參訪分享

第十週11/10
社團聚餐聯誼

第十ㄧ週11/17
我有話要說(下期課程討論)

第十二週11/24
看看東亞、想想台灣

第十三週11/31
偏鄉小校問題的背後— 台灣鄉村發展的困境與可能性Ⅰ
布工坊讓貧困母親從「不工作」到「布工作」


12/06
社區講座
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談小校經營


第十四週12/08
偏鄉小校問題的背後 台灣鄉村發展的困境與可能性Ⅱ
木工坊讓流浪經年的中年男子成為炙手可熱的藝術家


第十五週12/15
講座經驗分享

第十六週
社區實踐回顧

第十七週
談天說地
(社區實踐如何行動)


第十八週1/5
籌備1/11成果展

每星期一晚上932教室

歡迎對教育有熱忱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

8.20.2008

李家同講座當日盛況

歡迎李家同教授親臨永安社區成長交流會
城鄉教育差距大
偏遠學校學生們的受教權被剝奪
誰來關心他們
社區居民參與度頗高,令人欣慰!




簽 到會場踴躍


演講完畢之後的小組分享與討論




李家同教授是本尊不是分身喔






與談人─聘請本社團顧問李天健博士


圓滿落幕!

社團顧問